10月20日上午,上海大学教务处副处长、上海思政理论课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负责人顾晓英教授应邀我校为全省教务处长研修班做了题为《从大国方略到人工智能:上海大学课程思政的成效与经验》的专题讲座。学校副校级领导和来自河南省81位高职院校教务处长及我校二级学院教师代表共计140余人聆听了讲座。讲座由副院长肖珑主持。
讲座中,顾晓英教授介绍了上海大学“大国方略”系列课程的建设历程、内容结构、团队建设以及“项链模式”教学组织方式改革;阐释了课程思政的内涵、理念、框架和基本原则;解读了“课程思政”“思政课程”“思政课”三者的联系与区别;介绍了上海2018年构筑“三圈三全十育人”高校思政工作体系的设想。顾晓英教授指出“课程思政”重在“提升学生的‘政治认同’和‘文化自信’,引导学生在国家发展和个人前途的交汇点上思考人生”,强调专业课要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专业课教师要增强思政意识,准确把握不同性质的课程特点,在知识传授中注重价值引领,在价值传播中注重知识含量。顾晓英教授强调,课程思政通过多学科的参与、吸引,多种思维方式的碰撞,达到课程育人的目的。
讲座结束后,肖珑副院长做了总结。她指出,顾晓英教授这种汇多学科专家于一堂、聚多年研究精华于一课的团队授课方式,使课堂的各个部分既相对独立,又有机衔接;既形成了教书育人的集成效应,又开启了“思政课程”转向“课程思政”的教学创新模式。顾晓英教授被评为上海市教委最美思政课教师,聆听了她的讲座,让我们近距离感受到了她的美,她的美体现在热爱一群人——学生,一生只从事一个职业——教师,她的美体现在忠诚一个单位——上海大学,她的美体现在敬业、爱业、乐业、勤业、精业的五业精神,她的美体现在给学生点亮理想的灯、照亮前行的路,给学生一双眼睛,读懂家国情怀,国党情怀。(供稿:胡艳,审稿:李小强)